2011年5月31日 星期二

芬蘭的平等教育、教育平等

時代雜誌2011年4月11日期,有篇〈終結學校-反虎媽教育如何讓芬蘭造就出均優的教育成果〉(Finnishing School: How an anti-Tiger Mother approach to education helps Finland turn out a better-than-average workforce)文章,反虎媽教育顯然是為了回應美國近期對嚴厲管教議題的重視,本文作者舉了芬蘭教育的成功違反證,強調所謂的平等式教育或不相互比較的教育模式如何在芬蘭成功。台灣教育的立場可謂介於兩者之間,我們既羨慕芬蘭教育的成功,也承襲了權威教育的系統,這篇文章的論點可提供想在兩者之間找到出路的台灣教育者一些引導。
人權教育方面,管教學生的問題自然是本文提到的人權意識,文中作者反對任何權威式的管教,他提出芬蘭教室雖沒有權威的管教,仍然是有秩序的,而這些秩序事全班學生共同同意所建立的。例如上課時不使用手機,作者提到他在參訪時看到一位學生拿出手機使用,看到他發現後非常不好意思的收起來,還對他做了個鬼臉。這個情境讓我頗有感觸,在台灣我們也有這樣的規定,但是學生若在上課拿出手機將被解讀為違反規則,老師若對違規行為不行懲罰,將會使違規行為更加盛行。我們對於規則的解讀,顯然有些不同。
文中不斷提到芬蘭的教育強調平等,如果一個家長想讓自己的孩子表現比別人優秀,其他家長將會以異樣眼光看待他,會認為:你憑什麼認為自己的孩子比較優秀?在台灣這個充滿比較的教育場域中,這種觀念恐怕難在短時間內為大家所接受。
個人有個小小的結論,如果我們仍然羨慕北歐國家的教育成就,公民素養的形成將相形重要,人權理念中人人平等的理想要廣泛地為大家所接受,不僅學子們要接受這種素養,教育者、家長也應接受。反過來說,如果我們考量到台灣教育的脈絡性,學習成果競爭的不可避免,也應該設法建立一套平等的競爭制度,並且健全競爭過程的心理過程,不因競爭的過程而致生分化和歧見。不論方向的不同,同樣的都應朝平等的理想前進,這是優化目前台灣教育可行的方向之一,期待十二年國教的執行能讓我們的教育平等、平等教育更進一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