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9日 星期日

新聞評論—男女平等 女兒捧斗也一樣

新聞連結: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2/6044305.shtml

評論:
過去傳統文化中,若家族中有重大事件或是儀式,出來主持的一定是男性,也都由男性來發號施令,女性的任務是在旁協助。傳統文化重南市因為男性能延續家族香火,女性在成年之後則會嫁做人婦,甚至冠上夫性代表自己是夫家的一份子,各種的習俗都讓女性在出嫁之後與原生家庭完全切割。
喪葬禮儀是傳統文化中的人生四大禮(冠禮、婚禮、喪禮、祭禮)之一,也是古今中外各民族都相當重視的禮儀。主觀上喪禮幫助人們維持心理平衡並進行社會教化,客觀上可以產生文化認同的作用,因此可以從喪禮中窺見該民族的總文化背景。進而,通過喪禮,我們還可以認識一個時代的不同意義。
「捧斗」是出殯時的一種儀式;所謂「斗」,是以前農業社會時,用以量米的器具;也就是買米時,店家量米用的器具,其容量為一斗。而負責「捧斗」的,必須是「長孫」、「嫡子」,將逝者的牌位放入「斗」中,出殯時由長孫或嫡子手捧著,稱就之為「捧斗」。
過去由於社會、家庭生活穩定,鮮少有離婚、不婚的狀況,再加上傳統觀念強調多子多孫,因此對於「長孫」或「嫡子」做為代表,不會有什麼異議;但隨社會結構改變,許多家庭只生一個女兒,加上不嫁、離婚的多,若仍堅持傳統儀式,可能讓長輩臨終前憂心;殯葬禮儀追求的是「生死兩安」,傳統殯葬禮俗對僅生女兒的家庭,可能無法撫慰死者。
再從「捧斗」動作本身來看,要求是「長孫」或「嫡子」為代表,其實「長孫」或「嫡子」不過就是個頭銜,而非要求家族中功成名就者才能夠擔任;如之前所說的,現在家庭的結構與過去不同,觀念也漸漸開放,許多傳統習俗本身在過去所代表的意義也已逐漸淡去成單純成為的一種「儀式」,與原本流傳下來的意義已經差距甚遠。
如「哭路頭」,主要是因早年女兒都嫁出去,加上交通不便,長輩過世時無法隨侍在側,「哭路頭」代表孝思和感念;現今連在國外也多能趕回來見最後一面,「哭路頭」也漸漸改掉;另一方面,早年農業時代車輛不多,一路哭回家,不會造成交通問題,現在都會區車子多,「哭路頭」很難實行,漸被省略。在儀式的進行中,再固執的要求一定要由誰來擔任、或一定要依照何種模式,不是太過守舊而不知變通了嗎?
家庭親人過世,家庭成員悲傷程度不會因為性別的差別而有所不同,一樣都是失去至親的人,只要是家中的一員,都能夠「捧斗」;一般而言,女性所表現出的特質,例如細膩、關懷、重視情感等,讓她們在處理這些事情上比起男性更加周全並盡心。畢竟儀式就只是個「儀式」,真正重要的是人們在儀式的過程中能否抒發自己心中的情感,加強與其他親人之間的聯繫,這些情感是沒有性別之分的!
除此之外,內政部也在日前成立「葬禮儀改革小組」進行變革,內政部民政司將密集開會討論,做禮儀師的訓練、基本規範、宣導民間觀念等,用宣導的方式打破過去傳統的形式,配合現代生活而有更合理的安排。
Cynthia

1 則留言:

  1. 對於家人情感的抒發與聯繫,是沒有性別之分的,深表贊同。傳統上要求男兒有淚不輕彈,也是ㄧ種剝奪男性抒發情感的習俗,抒發情感的方式,也是沒有性別之分的。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