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28日 星期二

除了鞭子與說教 還能有其他工具

回應12月23日劉老師在聯合報的民意論壇「手上沒教鞭 想管也無力」。許多人或許對「人權」願景有些誤解,面對問題,人權不是不作為,而是「以對的方式」來對待每一個人,或許比較麻煩,但總要找到那條「對,但不容易」的路。多數的人權願景正是在「亂世」中的慘痛經驗下得來的寶貴教訓,當權力不平衡時,那個「用重典」的個人或一群人,如果不能收斂自己,恐怕將加劇亂世的慘況。
老師用體罰,或許能收到「表面」上的效果,在一個比凶狠的氣氛下,只要氣勢壓得住學生,霸凌當下確實不會發作,但老師能全時間盯著學生嗎?打了犯錯的學生就能「化解」暴戾行為嗎?嚇阻與化解,應該不一樣。老師犯得著為了嚇阻「可能」發生的暴力而自己陷入「疑似」暴力的體罰嗎?
確實教師在失去教鞭這項工具後,管教學生不像用鞭子那麼立即見效,但多數的教師也著實找出了許多合理卻有效的管教法,這值得喝采。霸凌,則不是一個老師拿起了鞭子就能解決的社會問題,需要多方人與資源一同協助合作才能見效。這陣子的霸凌議題正好引起社會的重視,老師拿著一條鞭子打天下的時代已過去,未來應立法整全制度,建立分級和通報機制,設立家長參與管教條款,嚴重時隔離免除立即危險等,給老師多些工具使用才是真正應行之道。
最後,教育問題不只是天平般「非此即彼」的選擇,它像一大片網,希望挽起所有的學生,過去發現的破洞已經補了,今日發現的破洞應該積極再補,而非懷疑以往所補的洞是否缺漏,未來,一定還會發現更多破洞,才需要不同領域的人磋商修補,受益的才是莘莘學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